app登录
还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?

再有人对考研的你说这些话,你就给一巴掌

发布时间:2020.07.30

从决定考研到现在,大家应该听过不少考研的“流言蜚语”,对考研也多多少少会有些误会或困惑。比如说——大部分人考着考着研就放弃了?能不能考上研究生,其实是看运气?双非考生很难成功逆袭985/211?政治只需要在冲刺阶段背背就可以?导师都不喜欢跨考生?最好别跨考?复习三个月/100天就能考上C9高校……

等等等等各式各样的“流言”真是太多了,请大家一定要仔细辨别,谨防误导。今天我们学到在线的老师抽出几个给大家“辟辟谣”

一、每天至少复习13小时才能考上?

有不少经验贴上都有提到,每天至少要复习13个小时以上。但是,昨天咱们学到MBA的老师已经给大家讲过了,考研的成功与否不是用学习时长来判断的。

所以刚开始复习,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习惯,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咱们学到在线的老师建议大家初期培养好习惯,后期才能在高强度的学习中更加高效,游刃有余。

二、导师都不喜欢跨考生?最好别考?

这个...emm并没有这么一种说法噢~研究生考试和高考不同,要选拔的是有一定知识基础,有良好的思维能力,有一定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潜力的人。

复试这一关,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,导师选拔研究生,是选最合适的。比如说本科是外语或小语种,有一定的语言优势,能够很好地翻译国外论文,导师就会很乐意要。

三、本科院校不好,就算进复试也会刷?

这个说法就更不对了,复试采取的是差额复试,并不是有些同学猜想的那样,出身不好就会遭到歧视,最后被刷掉。复试成绩是由你的复试表现来决定的,跟初试分数以及本科背景没什么关系。所以说,成绩才是硬道理。在复试这一环节,导师更看重的是专业水平和能力,而非名校光环。

四、3个月/100天就能考上C9高校?

咱们学到在线的老师建议这种经验贴真的不要再看了,可信度太低。即使真的是三个月成功考上,也不适用于所有人。先不说你不知道他基础如何,有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,再加上每个人对于知识的敏感度和接受程度都不一样,复习效率也不同。学到在线提醒大家,别人的经验是用来取其精华部分,而不是照搬的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最重要。

五、政治只需要在冲刺阶段背背就行?

这堪称考研第一大流言!每年考研结束后,都有不少同学说政治选择题错误特别高,主观题写不上,拉了总成绩的后腿……

另外,在考研过程中,会感到孤独、被人嘲笑,除了这些可信度极低的“流言”,还会有些来自周边人的“蜚语”,不要去在乎别人说了什么,又怎么评价你,你并不是为了别人的赞同和肯定而努力。当你很笃定自己要走的路时,根本就顾不得这些“流言蜚语”!

上边是我们学到在线的老师给大家抽出的一部分所谓的流言蜚语,一定要正确对待考研这件事情,不要被周边的留言打倒。


而说完上边那么多,我们也来跟大家讲一讲,如何正确的安排你自己的时间还有一些正确的做法,毕竟考研是个很繁琐的过程,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甩下一大批人。


一、 暑假不要赖床!

暑假期间学习氛围不比平时,是最容易产生懈怠心理的时期。这个时候,学到在线的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发挥自己强大的自控能力,每天按时按点早起。可以一个小时分给背单词/作文,一个小时分给专业课知识点背诵。

二、手机放在视线外 

手机往往是我们浪费时间的重要原因,很多同学都说,在复习过程中,老是抵抗不住手机的诱惑,喜欢拿起来翻翻看看,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,沉溺于手机当中。

所以,除了用手机听课或者找资料,其他时间尽量关掉网络,调成静音模式,关机也可以,放在书包或是口袋等眼睛看不到的地方,以免总是被手机消息打算复习,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。

三、保持做题的兴奋感 

如果看很长时间书,很容易就会走神、产生疲劳感,真正看进去的却很少。这时候,学到在线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做些练习题,强迫自己去思考,快速进入学习状态。在做题的过程中,往往是精力最集中的时候,复习效果也比较好。

看书是一种“输入”,而做题,就需要你把头脑中的知识进行筛选、整理、输出。在看书看累的时候,或者是难以进入学习状态时,做题不失为一个好法子。

四、超量学习150% 

大脑是有一条遗忘曲线的,当下复习到的内容,如果事后不及时巩固,其实就相当于没学。不过,记忆效果可不是由重复的次数多少来决定的,考研要记忆的东西太多,不可能一遍遍重复背诵。当初步掌握要记忆的内容后,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,就会使学习效果达到150%。